夜色,为万物披上了一层沉静的滤镜。对于一个名叫缇雅99的女孩来说,这样的时刻,并非一日的终点,而是一段与自己、与物品对话的、私密的开端。她的房间并不凌乱,只是有些物品,在白日的繁忙中,暂时偏离了它们应在的轨道。而整理,就是她将这些偏离的音符,重新拨回和谐乐章的过程。这是一种近乎于冥想的、创造内在秩序的仪式。
笔尖的归宿
缇雅99的目光,首先落在那张橡木书桌的抽屉上。她用指尖轻轻扣住把手,缓缓地、平稳地将它拉开。抽屉滑出时,轨道发出了几乎听不见的、顺滑的“嘶——”声。
文末有资源下载地址
抽屉里,散放着她白日里用来记录灵感的工具。一支黑色的金属签字笔,碰到了一支原木的铅笔,发出了“叮”的一声轻响,一声清脆,一声温润。她先把抽屉里那个小小的、铺着灰色毛毡的收纳格取出,用手掌拂去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。
然后,她开始为这些“流浪”的笔,寻找归宿。她拿起那几支金属笔,一支一支地,放进收纳格最长的那个隔间。笔尖或笔帽,与毛毡内壁接触,只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的“叩”,沉闷而安心。接着,是那些长短不一的木质铅笔,它们被归拢在一起时,互相碰撞,发出了“簌簌”的、如同拨动一小捆干枯树枝的声音。她将它们,整齐地码放在第二个隔间。
一小盒银色的回形针,被她倒了出来,在桌面上发出“哗啦啦”的、清脆又细碎的金属声。她将它们一一捡起,放进一个正方形的小格子里。最后,是一叠便签纸,她把它放进最后一个空位,纸张的边缘与隔板接触,发出“唰”的一声轻响。
缇雅99将收纳格重新放回抽屉,然后缓缓地将它推回。在抽屉完全闭合的那一刻,发出了一声沉实的“笃”。所有的声音,都被收纳进了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。
织物的低语
接下来,是那把搭在椅子上的、今天穿过的衣物。一条真丝的丝巾,一件纯棉的衬衫。
缇雅99先拿起那条午夜蓝的丝巾。真丝的质地,决定了它几乎不会发出任何声音。当她将它在空中抖开,它只是如同一片沉默的、流动的夜色,在空气中划过。她将它仔细地对折,再对折,指尖下的触感冰凉而顺滑。在这个过程中,织物与织物之间,只有极其微弱的、几乎要用想象力才能捕捉到的“嘶嘶”的摩擦声。她将折好的丝巾,卷成一个柔软的圆筒,放进专门收纳配饰的抽屉里。
然后,是那件白色的棉布衬衫。棉的质地,比丝要朴实、温暖得多。她将它平铺在床上,用手掌抚平上面的褶皱,发出“沙沙”的、令人安心的摩擦声。她将两侧的袖子向内折叠,然后将衣摆向上对折。每一次折叠,布料都会发出“噗”的一声,那是空气被挤压出去时,织物发出的、满足的叹息。最后,这件衬衫变成了一个整齐的、方正的豆腐块。她将它放进衣柜的隔板上,与其他叠好的衣物,紧紧地挨在一起。
书脊的山峦
最后,缇雅99走到了书架前。有几本书,因为白日的翻阅,没有被放回原位,破坏了书架上那道由书脊构成的、错落有致的“山峦线”。
她先拿起一本厚重的、硬壳精装的画册,用干燥的软布,擦拭了一下封面。然后,她将它小心翼翼地、垂直地插回书架的空隙中。
“咚。”
那声音,沉稳而厚重。是书的重量,与木质层板之间,最坚实的共鸣。书脊与旁边的另一本书的封面,轻轻地摩擦,发出“唰”的一声,像是两片厚重的树叶在风中相遇。她用手指,将几本书的边缘轻轻地向内推,让它们的书脊,完美地处于同一条直线上。
缇雅99又拿起一本小开本的诗集,将它平放在一摞大书的顶端。书的四个角,落在下方书籍的封面上,发出了“嗒”的一声轻响。她调整了一下它的位置,让它与下方书籍的边缘对齐。
资源下载地址:传送门